小野子
詳細資料
{{::post['post_title'] ? post['post_title'] : post['profile_name']}}
{{post['profile']['profile_name']}}
{{post['single_post']['post_title']}}
小野子
瘟疫對人類的啟示

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後,Omicron流入社區,你選擇要與病毒共存還是嚴格遵守社交距離措施?無論你的決定是怎樣,這場醞釀至少兩年的疫症確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,同時為世界各地帶來形形色色的新挑戰。有些常態就是回不了過去,例如依賴WhatsApp通話以及用Zoom開會等等,其實我們的技術和社交媒體讓我們彼此疏遠已有好幾年時間。這場疫症為人們帶來不同層次的反思,在不安和焦慮來襲之前,讓我們回憶那些無憂無慮的好時光。



《末日:致命瘟疫、核災、戰爭與經濟崩盤,災難對人類社會的啟示》


哲學家海德格說人的存在「向死而生」,一切的生命的意義都是在這個條件下生成的。《末日》的作者想讀者和他一起睜大眼睛看清楚:災難對社會有何意義?他要為讀者解讀「災難的語言」,因為這個世界未必有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。這本書乍看是一本災難的大歷史,書中涵蓋的災難,從瘟疫、地震、海嘯、火山爆發、戰爭、饑荒,到股市崩盤、金融危機、飛機或核電廠失事都有。但仔細讀下去就發現,作者不只是想跟大家重溫古今的災難,他真正想寫的是災難作為一面鏡子,究竟照出了什麼。他指出在人類歷史上,有些災難也促成社會轉型,只是當時身在其中的人們未必能看出來。例如英國近代早期的工業化,和黑死病有密切關係。災難的影響可能很長遠,也可能很隱晦,例如,同樣是傳染病,二十世紀初的霍亂對社會底層階級打擊更大,西班牙大流感的影響力更是不分階級與貴賤。災難並不膚淺,它就像一面鏡子能映照出的訊息,而這些社會現象是需要被解讀的。我們可借COVID-19初期爆發時的現象來分析,網絡作為工具本是中性的,但災難中的網絡行為卻反映出人們如何使用它。想要更深入聽懂災難的語言,就不能忘了從歷史學習,《末日》正正是這樣的一本書。



《大疫年代十日談:世界當代名家為疫情書寫的29篇故事》


意大利短篇小說《十日談》的故事來源廣泛,取材於歷史事件,作者薄伽丘寫到一群男女為了躲避瘟疫而遠赴郊區,抵達後,他們決定每晚講一個故事好度過這段艱困的日子。《紐約時報雜誌》(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)便以此邀請了數十位當代知名的小說家,為2020年突如其來的COVID-19疫情撰寫故事。許多讀者也沒想到《紐約時報雜誌》竟然能把一期的雜誌出版成為一本書,無疑這是一本在疫情下最能夠反映我們心境的小說,它標記著我們這個年代,透露出了新聞中我們看不見的恐懼、破滅與希望。在《大疫年代十日談》的29篇故事裡,由《使女的故事》作者瑪格麗特.愛特伍領銜、最會說故事的以色列小說家艾加‧凱磊、2020年甫獲普立茲文學獎的台裔美籍作家游朝凱、備受殊榮的科幻小說《雲圖》作者大衛.米契爾等等都有份寫短篇小說,強大的華麗陣容讓你一次就能飽覽世界當代的小說家作品。這一次世界不再有隔閡,我們都面對著同樣巨大的困境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失落、憤怒或不解的情緒,同時,也深感此刻我們地球上的人類都在面臨一樣的難題,除了好好防疫,做好自己外,也要提醒自己不忘持續閱讀,因為書籍是心靈的避風港。



《後疫情時代的未來:未來學家眼中的變化、挑戰和機遇》


受疫情影響,許多公司以更「人性化」的方式來考量員工的工作與生活需求,因此人力資源界提倡所謂的「員工照顧方案」,不只照顧員工工作環境,亦大力接受員工可以在家工作的方案。正所謂有危必有機,新世代上班族與公司的關係變化就變成是:無論是實體上班或者遠距工作,只要有工作效率,工作績效達標,就是盡職負責的好表現。在這本書中,世界金融預測家和著名未來學家傑森.申克從未來學的角度科學剖析了疫情所帶來的長期潛在變化、挑戰和機遇,當中涉及了十幾個不同的關鍵領域,包括教育、醫療保健、供應鏈、職業及工作模式等等。既然未來充滿不確定,可不放膽一試新的東西?即使在這最具挑戰性的後疫情時代,機遇仍然可能存在,它讓人們開始探索長遠的改善,例如公共衛生、教育和科技如何幫助人類抗疫,就讓我們從這次全球性的疫情中汲取一些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