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巴氏
詳細資料
{{::post['post_title'] ? post['post_title'] : post['profile_name']}}
{{post['profile']['profile_name']}}
{{post['single_post']['post_title']}}
月巴氏
《孩子轉運站》——好心地的人,看一群可憐人

我肯定不是是枝裕和迷,更加怕看任何涉及家庭題材的戲,幾年前去看《小偷家族》,老實,真的是為了工作。人老了,實在害怕承擔太多情感,不想因為太入戲,散場後回到現實世界後,還一直惦掛著那一群明明虛構出來的角色。



《小偷家族》劇照

幾年後看《孩子轉運站》,也是為了工作。


有人知我看了,便問我值不值得入場看,而每當遇上這個問題,我都用一個字回答:「值呀。」


我不是甚麼權威人士,那句「值呀」未必足以說服他人,於是總會有人繼續說:「《孩子轉運站》跟《小偷家族》有甚麼不同?」——言下之意,覺得兩齣戲好似。


「都似㗎。」我說,我只能這樣說。



問題是,似又有甚麼問題?向來有個懶有型說法,說任何導演,一生人其實都是在拍同一齣戲(如果這說法成立,一個終其一生都在拍垃圾的導演,其實也不過是在拍一嚿大型垃圾),那麼,是枝裕和即使還很健壯,但有理由相信他一生在拍的,就是一齣有關血緣的戲。


跟《小偷家族》的確相同,《孩子轉運站》也有一班無血緣的人,共建了一份比海還深的感情,分別只是,《小偷家族》的感情建於一間日本陋室,《孩子轉運站》則在一架殘舊到連尾門都閂不上的貨Van裡——那份感情,算是親情?視乎你怎樣定義「親情」這個詞語。如果你堅持「親情」的前設是必先存在著血緣,那麼,尚賢、東洙、素英,以及那個後來才偶然加入旅程的孤兒,肯定不存在親情,而只是四個萍水相逢淪落人,經由日子累積朝見口晚見面所產生和擅自投放的一種感情錯覺(《小偷家族》那一頭家亦一樣),但是枝裕和就是有能力讓這種錯置的感情變得實在(而宋康昊這個哎吔老竇 / 阿媽又演繹得實在太好),令你信服,感動,繼而不忍看故事往後大概預計到的悲劇結局——但是枝裕和真的好心地,好心地讓這班可憐還可憫的人,尚算有個可以努力的未來,有路可行,沒被趕絕。儘管傷痛,卻又帶點溫暖。



從不信人性本善。好心?絕非必然。所以才會有人在別人家庭照中,不看見親情,而只看見相中一對父與子不似樣,而要求別人去驗DNA,並揚言這樣做,是為了公義。